7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進行了明確規定。
這也是國家層面首次發布文件規范、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據了解,2013年以來,國內的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從“寶寶大戰”到第三方支付受限,從虛擬信用卡叫停到眾籌崛起,從刷臉支付到互聯網銀行,互聯網金融急劇顛覆傳統金融模式,迅速占據并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根據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統計,2014年年底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規模已突破10萬億元。此外,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互聯網+”的勁風之下,國內的P2P平臺總量日益刷新,幾乎迎來了行業的集體狂歡。
來自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國P2P網貸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上升至2028家,相對2014年年底增加了28.76%。
但由于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存有“無門檻、無規則、無監管”的先天缺陷,也暴露出了十分棘手的風險隱患,一些公司倒閉、跑路的事件也不斷出現,更有互聯網金融公司的負責人因涉嫌非法集資而被判刑,投資者的權益得不到保障。
然而,伴隨著頂層設計的落地,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一直處在灰色地帶、尚無標準可循的尷尬,都將成為過去。
根據《指導意見》規定,對于互聯網監管將遵循“依法監管、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原則。同時在監管職責方面,進行了明確的劃分,即人民銀行負責互聯網支付業務的監督管理;銀監會負責包括個體網絡借貸和網絡小額貸款在內的網絡借貸以及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監督管理;證監會負責股權眾籌融資和互聯網基金銷售的監督管理;保監會負責互聯網保險的監督管理。
P2P平臺大洗牌即將開始
根據相關時間表透露,《指導意見》的具體細則將于年底對外發布。對此,業內人士普遍樂觀。
投金所總經理王賢表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指導意見》讓一直處于野蠻生長狀態的互聯網金融有了“家規”,這在正名互聯網金融主體的同時,也讓其徹底告別“三無”的草莽時代,勢必激活互聯網金融這一池水。
來自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網民規模已達6.49億人,而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就達到3.04億。
這意味著,在互聯網金融開啟監管元年之后,千千萬萬的“寶粉”“基民”和P2P投貸人,都將在新的游戲規則中迎來新機遇。
對此,王賢表示,由于互聯網金融“大撒把”奔走了太長時間,在等待《指導意見》具體細則出爐期間,互聯網金融尤其是P2P平臺將進入十分慘烈的行業“洗牌”模式。
據介紹,按照《指導意見》,包括個體網絡借貸(P2P)和網絡小額貸款在內的網絡借貸,今后將由銀監會負責監管。同時,《指導意見》厘清了個體網絡借貸(P2P)的性質與功能,即P2P機構要堅持平臺功能,為投資方和融資方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資信評估等信息中介服務,不得提供以第三方擔保、備付金制度和資金托管為代表的增信業務,不得私設資金池。
這意味著,過往部分P2P平臺打著信息中介的旗號進行非法集資的亂象,將會得到遏制,一些不符合監管要求、自融自保,以及資金池操作的企業,可能被清除出市場。
對此,王賢表示,這并不是什么壞事,互聯網金融在進入規范發展階段,將促使更多正規公司價值進一步凸顯并能夠穩健、長期健康發展。
事實上,作為互聯網金融最活躍的板塊,P2P也一直身處在行業的“風暴眼”之中,統計數據顯示,僅在今年6月出現問題的P2P平臺就達125家,創歷史新高。